法律详情
海外法律
名称:印尼外商投资法律(十六):劳动法之二
发布日期:2024-10-22
国家:印尼
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已进入“大航海时代”,纷纷走出国门,东南亚的印尼成了许多国内企业出海的第一站。印尼国土面积大,人口2.7亿且人口中位数低于30岁,消费能力强且劳动力资源丰富,GDP增长多年稳定在5%以上,与中国关系友好。本号将陆续发布该国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涵盖外资准入、企业登记、外汇管理、劳动法、税收、知识产权、环保、土地、工程承包、争议解决、特殊经济区域等方面,该法律系列根据已有的公开发表的文章编辑而成。由于该国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修订中,企业在作出决策前,请进一步咨询律师。

一、引言

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全球化鼓励了跨境交易以及投资或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发展。FDI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技术能力的提升到工作岗位和雇佣机会的创造。而前述工作机会同时对东道国的本国公民和公司原籍国的公民开放。

在雇佣或人力资源方面,有一些问题是外商投资公司和印度尼西亚都会遇到的。包括技术和技能转让的过程缓慢且不具有连续性,使得印尼本地工人的技能和生产力无法与公司匹配;公司违反外国工人许可证的规定,扰乱了印尼就业机会的稳定性。

为了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确保外商投资公司商业利益和印尼经济利益的平衡,印度尼西亚制定了很少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在印尼辖区内成立的外商投资公司的劳动和雇佣的限制、要求、条款和条件。

二、印度尼西亚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

在印度尼西亚,与投资有关的事项受2007年5号《资本投资法》(印度尼西亚《投资法》)规范。“投资”一词本身被定义为“投资是指国内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境内开展业务的所有形式的投资活动”(2007年《投资法》,第1.1条)。

根据《投资法》,外国直接投资自然属于外国投资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尼,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要想开展商业活动(包括销售和生产产品),就必须在印尼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形式的法律实体(”PT PMA”)。成立PT PMA的方式有几种,即:在公司成立时拥有股份;购买股份;以及根据法律规定的任何其他方式(2007年《投资法》,第5.2-3条)。

这项规定外国直接投资必须以PT PMA 的形式进行的措施,借此保证外国投资活动中的法律确定性。与其他形式的商业实体不同,有限责任公司或Perseroan Terbatas(”PT”)在成立和运营方面有更多的步骤。在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必须向印尼法律和人权部提交经当地公证处公证的公司章程,并获得批准,以保证公司活动符合印尼法规及其章程(2007年《有限责任公司法》,第二节)。在开展业务时,PT还必须设立公司机构,包括股东大会(RUPS)、专员委员会和董事,每个机构都有不同的职责(2007年《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5条)。

三、印度尼西亚劳动和劳动法

1、一般权利和义务

雇员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受2003年13号《劳动法》管辖(已被2022年2号《创造就业法》取代)。在印度尼西亚,有两类雇佣协议:固定时间雇佣协议和临时期限雇佣协议(2003年《劳动法》,第56条)。临时期限雇佣协议只能根据类型和性质或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活动订立,即(2003年《劳动法》,第59条):

(1)一次完成的工作或属于临时性质的工作;

(2)预计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完成,最多不超过3(三)年的工作;

(3)季节性工作;

(4)与新产品、新活动或仍在试验或开发阶段的额外产品有关的工作。

根据《劳动法》,工人有权从雇主处获得工资,包括(2003年《劳动法》,第88.3条):

(1)最低工资;

(2)加班费;

(3)因缺勤未上班的工资;

(4)因在外面从事其他活动而未上班的工资;

(5)工作;

(6)行使工作和休息权的工资;

(7)工资的形式和支付方法;

(8)罚款和工资扣除;

(9)可以用工资考虑的事项;

(10)比例工资结构和等级;

(11)解雇费的工资;以及

(12)用于计算所得税的工资。

最低工资根据各省的分区情况确定。作为参考,雅加达最低工资为5.067.381,00印尼盾或310.74美元(2024年6月12日16时05分(格林尼治时间+7))(《印度尼西亚2023年818号总督令》,第1段)。

除了工资外,雇主还有义务向工人提供最低限度的休息或休假时间(2003年《劳动法》,第79条):

(1)工间休息,连续工作4(四)个小时后至少休息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不包括工作时间;

(2)周休假,每周在6个工作日后休息1天,或在5个工作日后休息2天;

(3)年休假,在工人/劳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后,可享受不少于12个工作日的年休假;及

(4)在第7年和第8年休假至少2个月,在同一公司连续工作满6年的工人/劳工,每年休假1个月,但从当年开始2年内不再享受年休假,之后工龄每满6年,可享受年休假。

2、PT PMA雇佣的外籍员工

《投资法》也适用于包括PT PMA在内的投资公司中雇佣员工,尤其是雇佣外籍员工。《投资法》允许投资公司雇佣外籍员工,但是法规仍然要求优先雇佣印度尼西亚公民的员工。投资公司有权在某些岗位和专业知识上雇佣外籍专家。当雇佣外籍专家时,投资公司也有义务向印度尼西亚公民的员工提供培训和技术转让(2007年《投资法》,第10条)。这项措施是为了确保知识在工作环境中的平等分配,这也有利于公司以及印度尼西亚的人力资源的发展。

虽然《投资法》并未禁止PT PMA雇佣外籍公民担任某些岗位和专业知识,但在雇佣外籍员工时,PT PMA必须遵守2021年34号《雇佣外籍员工条例》(GR No.34/2021)(取代2022年2号法《创造就业机会法》)。一些岗位禁止由外籍员工处理,例如GR No.34/2021第11条规定,“禁止外籍员工雇主在涉及人事的岗位雇佣外籍员工”。

此外,任何雇佣外籍员工的公司都必须制定经部长或指定的政府官员批准的使用外籍员工计划(《RPTKA》)(GR No.34/2021,第6.1条)。《RPTKA》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劳动部申请。《RPTKA》也可以修改和延长,并可作为申请外籍员工签证和居留许可的辅助文件。提交方式包括(2003年《劳动法》,第43条):

(1)使用外籍员工的原因;

(2)外籍员工在相关公司组织结构中的职务和/或岗位;

(3)使用外籍员工的期限;和

(4)指定印度尼西亚公民员工作为所雇佣外籍员工的同伴。值得注意的是,在雇佣外籍员工时,雇主必须为每位属于地区惩罚的外籍员工支付使用外籍员工补偿基金(“DKPTKA”)(GR No.34/2021,第23条)。

印度尼西亚No. 173/PJ/2002决定规定了外籍员工在印度尼西亚的最低工资,该最低工资根据国籍和工作领域的不同而不同。根据2008年36号《所得税法》(1983年7号法《所得税规范》的第四次修订),外籍员工也有纳税义务。自2022年纳税年度起,居民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PPh 21”)为22%(2008年《所得税法》,第17.1条)。PPh 21适用于一年内在印度尼西亚逗留超过183天的外籍员工。

3、争议解决

劳资关系争议系指导致雇主或雇主集团与工人或工会之间由于权利、利益争议、雇佣终止争议而产生冲突的意见分歧,也包括仅在一家公司内的工会/之间产生的争议(2004年《劳资关系争议解决法》,第1.1条)。

如果雇主和工人之间产生劳资争议,可以通过调解和法院解决。解决劳资争议的三个一般步骤(2007年《投资法》,第11条),即:

(1)投资公司和工人之间应努力通过协商解决任何劳资关系争议。

(2)如果上述第(1)款中规定的努力失败,应通过三方机制解决。

(3)如果上述第(2)款中规定的解决失败,投资公司和他们的工人应通过劳资关系法院解决他们的劳资关系争议。

出现劳资关系争议时,首先应尝试通过记录在协商记录中的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双边协商解决争议。如果争议在协商中得到解决,应在协议中写明。但是,如果双边协商不能解决争议,则应通过调解解决争议(2004年《劳资关系争议解决法》,第6-7条)。调解作为三方机制,由负责地区或城市就业部门的各机构办公室的调停员/调解员进行(2004年《劳资关系争议解决法》,第8条和第17条)。通过法院解决争议是雇主和工人应采取的最后手段,并将按照《民事诉讼法》进行(2004年《劳资关系争议解决法》,第57条)。

应该指出的是,少数侵犯雇员权利的行为可被视为刑事犯罪并将按照印度尼西亚刑法程序处理,例如(2003年《劳动法》):

(1)未按照协议支付工资;

(2)支付的工资低于最低标准;

(3)不支付加班工资;

(4)在工作日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

(5)不支付带薪假期的工资;

(6)雇佣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童工。

犯有上述罪行的,将受到刑事制裁,最低刑罚为1年和最高4年监禁,和/或罚款至少100,000,000印尼盾和最高400,000,000印尼盾。

四、结论

总而言之,PT PMA可以雇佣外国公民和印度尼西亚公民工人。然而,印尼的法律非常鼓励印尼公民的就业。在PT PMA雇佣外国专家的情况下,PT PMA有义务促进外国专家和印度尼西亚雇员之间的知识转移,以确保PT PMA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利益平衡。

本文由印度尼西亚AGA律师事务所Indira Priandani律师撰写、管理合伙人Andika Edwin律师审核,并经李新立律师团队翻译及整理。

【参考文件】

Investment Law. 2007. (Indonesia). https://peraturan.bpk.go.id/Details/39903/uu-no-25-tahun-2007 

Limited Liablility Company Law. 2007. (Indonesia). https://peraturan.bpk.go.id/Details/39965 

Employement Law. 2003. (Indonesia). https://peraturan.bpk.go.id/Details/43013 

Resolu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 Dispute Law. 2004. (Indonesia) .https://peraturan.bpk.go.id/Details/40452/uu-no-2-tahun-2004 

Government Regulation No. 34 of 2021 concerning Employment of Foreign Workers (Indonesia). https://peraturan.bpk.go.id/Details/161898/pp-no-34-tahun-2021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place of Law No. 2 of 2022 concerning Job Creation (Indonesia). https://peraturan.bpk.go.id/Details/234926/perpu-no-2-tahun-2022 

Governor’s Decree No. 818 of 2023 concerning the 2024 Provincial Minimum Wage (Indonesia) .https://jdih.jakarta.go.id/dokumen/detail/13849